第91章席铭教授
踏入北大图书馆的那一刻,林望舒想起上辈子第一次踏入时,面对浩瀚如烟的图书,看着图书馆里的莘莘学子,她心底泛起的绝望。
不过好在,后来的岁月里,心底的绝望逐渐被抚慰,这里成为一片安详的圣地。
她站在图书馆中,仰起脸,看向那些扑入图书馆的学子们,男男女女,形形色色,在踏入这道门槛之后,他们脸上残留着的沧桑,瞬间被同一种表情所取代。
那是一种对知识的饥渴感,精神亢奋地睁大眼睛,拼命地扫视,仿佛要将这琳琅满目的图书全都装到了自己的眼睛里。
他们先是犹豫,驻足,之后仿佛刚从牢笼中走出的饿虎一般,走向那些图书。
林望舒并没有那种饥渴,比起大部分同龄人,她显然更从容,也更悠闲。
她走过去,徘徊在书架旁,走走停停,最后终于停留在理化那一大类别,试图翻找激光学的资料,去寻找老教授的信息。
随意翻了翻,并没找到,于是林望舒意识到,自己这么漫天寻找简直犹如大海捞针。
她曾经为老教授翻译过整理的那些资料,都是十年后的了,十年前,他的资料被摆放在什么位置,她并不清楚。
于是她驾轻就熟,过去翻阅当前的先进科技报刊,并顺利地查阅到了目前中国的激光研究进展。
可惜,也并没有看到太多信息,翻找了一番,也只找到一则旧闻,那都是十几年前的,在一个边角处提到,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小球照明红宝石研发成功,代表着中国光学精密机械的一大进展。
林望舒扫过这个消息后,便继续翻找别的,按说这个时候,中国应该已经研制出来多程片状放大器,把激光输出功率提高到十倍,并且六束激光系统也应该研制出来了。
也就是那个突破,让中国的激光聚变研究算是进入了世界比较先进行列了。
别的学科,中国也许滞后,但是在激光学方面,得益于老教授的贡献,中国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,也算是为以后许多行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了。
林望舒便继续翻找,她想看看老教授的介绍,以及他目前的研究资料。
不过找了半响,却一无所获。
她有些奇怪,老教授可是1948年的北大物理高才生,是在高等院校调整之前培养出来的新中国高等研究人才,而且是激光研究方面的主导者,就算现在才是1978年,但他在光学领域的地位,也不应该没有他的资料介绍。
她又四处翻找了一番,还是没有,于是重新回去看那红宝石激发器的介绍资料,她知道这是老教授主导研发的,当即打开翻看。
只是翻开后,她看着红宝石激光器的介绍,在那些名单中,却依然没有老教授的名字。
老教授叫席铭,然而席铭这两个字眼根本没有出现。
她把那份资料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没有,就是没有。
甚至连一个和他差不多资历或者经历的人,都没有。
她缓慢地从那些印刷的铅字中抬起头。
此时冬日昏黄的阳光透过漫天黄沙从图书馆窗户的缝隙中落进来,图书馆中充塞着前来借书和学习的年轻学生们,他们或者在翻找书本,或者坐下来仔细研读,图书管理只有蹑手蹑脚的走路声以及书页被翻动的窸窣声。
林望舒却觉得背后一阵发冷。
这个世界,是她以前熟悉的那个吗
这个世界,真的存在席铭教授吗
红宝石激光器负责人的介绍,席铭教授怎么可能缺席
她恍惚着走出了图书馆,出了图书馆后,却是茫茫然不知道该去哪儿,最后终于想到了,赶紧跑去了系办公室,终于看到了一位熟悉的老先生,这是胡教授。
这位胡教授也是物理学方面的大师了,他和席铭教授是多少年交情。
那胡教授乍看到她,也是疑惑,抬了抬眼镜“你是才入学的学生吧,我记得你。”
林望舒“胡教授,我想问你个问题。”
她已经顾不上礼貌了“我想问问,你认识席铭老师吗”
胡老先生听了,想了想“席铭老师哪个席具体哪两个字他是哪所学校的”
林望舒只觉得脑子里轰隆一声,就那么炸开了。
那个她最不敢相信的可能竟然是真的。
这个世界上,不存在席铭教授。
如果存在那么一个席铭教授,胡教授绝对不至于说出这种话,他们已经相识多年啊,曾多次并肩战斗啊
她还不死心,于是继续描述“他是解放前大学生,我们学校的,红宝石激光器他也参与了,他是广东东莞人,胡教授,你认识吗”
胡教授摇头“广东东莞人是我们系的吗,我们系老师没有广东东莞人的。”
林望舒咬牙,干脆道“那q开关原理呢,列阵透镜呢还有光流体”
这些都是席铭教授的成绩,不过她不敢细说,只说了一些关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