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惹事儿臭小子脑袋上一人敲了一下,“说多少回了不准在学堂打架,当耳旁风是不是”
顾华捂着脑袋往后撤了一步,梗着脖子反驳道,“这次明明只有顾英自己惹事,为什么连我也打”
“需要为娘去查当时的情况吗”李氏微微一笑,慢条斯理反问了一句,端起茶杯抿了口水然后继续说道,“打架也就算了,竟然在先生讲课的时候打,你们真觉得拳头大将来就有出息吗”
她不反对娃儿们之间打打闹闹,只是打闹也要分场合,历朝历代只有说武将打天下没有说武将治天下,即便是领兵打仗,目不识丁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。
府邸外面早早备好了马车,福宁蔫蔫儿的坐在马车里,看他们家少爷过来赶紧将手炉递过去,“今天比往日都要冷,我娘说过几天可能要下雪,少爷见过雪吗”
“见过,大概是五六年前和娘亲在和州的时候见过雪花。”顾亭裹紧了斗篷,待身上的寒气儿散干净这才松了一口气儿,外面实在是太冷了,如果不是必须要出门,他甚至想在家里窝到开春。
福宁搓了搓手,把自己团成一团然后说道,“听说北方的雪才是真好看,咱们这儿就算下也只能在地上积薄薄一层。”
“以后会有机会看到的。”顾亭小声说了一句,太子带着秦王晋王一同去北方巡视,肯定不会只看看新归州府是什么模样。
他们已经攻下大都,将来肯定会打下更广阔的土地,元朝皇帝被打回了草原,却不会甘心占据了数百年的江山就此让与他人之手。
元帝妥懽帖睦尔逃离大都之后,草原上许多部落都归顺了他们,蒙古本就是从草原打出来的,重整部落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,想恢复对中原的统治就必定会经常派兵南下骚扰,应天府地处江南,怎么看都不利于戍边,都城关乎王朝基业,皇帝陛下这时候让太子巡视北方州府,应该已经考虑到将来了。
前些天听爹说妥懽帖睦尔因痢疾驾崩于应昌,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,元廷内部为了政权肯定更加混乱,皇帝陛下不会错过这个机会,接下来怕是还要北伐。
不知道爹和大哥到时候会被派到什么地方,顾亭撑着脸想了一会儿,甩了甩脑袋很快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念头扔一边去了,打仗那么大的事情,他在这儿胡思乱想起不到半点用处。
年关将至,天寒地冻也挡不住百姓想庆祝的心思,马车穿过热闹的街道很快到达目的地,福宁掀开帘子,将收拾好的书袋递给他们家少爷,打定了主意不跟着下去。
“这又不是在文华殿,老师手边没有戒尺。”顾亭一手扶额对他实在没了脾气,他像是为了出气特意折腾小厮的人吗
福宁抱紧了自己就是不下去,“我在这里看着马车,咱家马车这么好,万一被人盯上了怎么办”
此时,人高马大的车夫默默上前一步,纵观整个应天府,宋大学士门前,哪个不长眼睛的敢打歪主意
福宁
大哥,给点面子好不好
“那我去找老师,你们在外面注意安全。”顾亭抓紧了书袋,叮嘱了一句然后转身进入府邸,愿意在外面待着就待着,马车哪儿有屋里暖和
府上门房看见马车就已经进去通报了,顾亭也不用人引着,轻车熟路朝着书房而去。
老师是文坛大家,早早就被洪武帝请到身边供着,文人的笔杆子有时候能抵得过千军万马,皇帝陛下自己小时候没读过多少书,却丝毫不敢轻视文人的作用。
除了担任翰林院学士、中大夫、知制诰等官之外,老师还兼任着编修元史的大任,修史是个费心费力的活儿,皇帝陛下很会用人,除了编书之外老师仅剩的那点儿时间也都用在文华殿了。
皇子们在文华殿读书,年满六岁就开始进学,都说国子学课业繁多,和文华殿比起来什么都不是,想到提起念书就开始抱怨的两个哥哥,顾亭忍不住叹了一口气,就该让他们去几天文华殿,看看以后还会不会提起国子学就抱怨。
按理来说,以他的身份并不该再文华殿和皇子们一起读书,而是长到十余岁后按部就班进国子学,只是如今在文华殿任教的几位都是当年给他启蒙的先生,再加上太子殿下的请求,所以才造就如今这种场面。
话说回来,他一直觉得洪武帝让他在文华殿读书只是为了让他看孩子,太子殿下已经开始接手政务,秦王对念书兴趣也不大,年满十五之后就再没进过文华殿,晋王燕王和底下的皇子年纪小,闹腾起来天不怕地不怕根本管不了。
挑来选去,年纪合适性子也合适的可不只有他一个吗。
想开一点,能者多劳,连大将军徐达都能被压着当管理文臣的丞相,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