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3. 第九十三章 。(2 / 4)

书分发下去,全压在库房里,任着落灰,任着生虫。”

“陛下确实该生气。”

“咱却不是只因为这点而生气”朱元璋又说,“新事物,大家接受得没有那么快,咱是知道的,便如咱,那本数学书,也只读会了一半而已。咱都读不全会,怎能苛求大家马上接受,马上学会”

茹瑺听到这里,悚然一惊,记起自己家中还崭新的数学书。

而朱元璋却没注意,继续往下说“叫咱生气的,倒是咱继续问他们,既不愿意把数学书发下去,那么他们注意到,他们当地是怎么清丈田亩的吗你猜他们说什么”

茹瑺猜度“莫非是不知道”

“臣为学正,以教导为职业,民事无闻”朱元璋用那两人的原话,回了茹瑺。他大摇其头,“咱叫他们过来,一则,想要知道那数学书的情况;二则,也想知道那当地的情况。但咱的圣谕,他们不理;当地的情况,他们不知。如此尸位素餐之徒,竟还在咱面前侃侃而谈,咱便不禁问问他们他们如此不晓事务,莫非是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中女儿

他们若是出得了门,何以对周围之事,竟一问不知

再得问问

他们莫非比那宋初先生的安定先生还厉害那安定胡先生,如此之一代大儒,除了交给学生儒学之外,尚且要把时务、治兵、治民、水利、算数等具体事务,尽皆教给学子们。

而他们呢

以他们如此之敷衍了事,便是有那优秀苗子在他们手中,受此磋磨,日后也要泯然众人也”

朱元璋说到这里,又对茹瑺说

“听了那后代光幕的话,咱如今自己想想,算是有些想明白了。这读书的事情,确凿不能只读儒学经典,还得知行合一,即得读,又得实验只有把学到的,应用到实际中,才是好的,便是胡先生所谓的明体达用”

“胡先生,真大儒也”

茹瑺觉得老朱说的都没错。他已经有预感了。

未来的科举,是定会狠狠振荡一番的。

他同时,握紧手中的奏疏。

他有自信

自己也是那撬动科举振荡的人之一

他茹瑺,是会变成茹子的

他茹瑺,真大儒也

而老朱没有窥出茹瑺的野心,还在那边嘀嘀咕咕“唉,这两家伙,真是伤咱的心啊咱只是随机挑了两个幸运儿而已,怎回事,莫非是咱手气不好既然他们在乡里如此了无牵挂,正好,把他们送到边疆去,如此远离了家乡,说不定倒是让他们明白了乡里亲情,原意睁开眼睛,看看世界了”

他复又说

“嗯这只是咱发现的两个,也不知还有多少是咱没有发现的此两人之事,必须明发圣谕昭告诸学正教谕,用以警惕。另,是不是得像后世那样,搞个教育部,专管这些事情事前预防,总好过事后弥补”

老朱还在想。

若是有教育部,那是不是有个教育学

如果有个教育学的话

那他,应不应该写个如何教出一个永乐大帝这本书来,诏谕天下,好叫天下大家,都能够明白,怎么好好教育孩子

老朱心里是有百姓的。

所以他很愿意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。

至于错误的经验,比如怎么教出个建文帝这种事情,已经被老朱一键清空,遗忘在大脑的角落了。

“陛下”此时茹瑺突然开口。

正在想事情的老朱吓了一跳。

“良玉”

“臣有奏疏要上。”茹瑺捏着奏疏的手心都出汗了,他已经迫不及待了。

“哦”老朱,“咱拉着你说了这么多,倒是忘记问问,你来干嘛了什么奏疏,拿来让咱看看。”

茹瑺便将那被自己掌中汗水都浸得有些潮气的奏折,递给老朱。

老朱接过,打开。

因是心血,茹瑺不顾不能冒犯天颜这礼仪规矩,竟大胆抬头,目不转睛地盯着朱元璋的表情。

只见朱元璋看了两行,先露出一两缕震惊,接着深思,最后振奋。

然后,他抬起头,再看向茹瑺之际,便如川剧变脸一般,笑得亲亲热热,甚至握住了茹瑺的双手

“良玉啊良玉”

“臣在。”此时,茹瑺知道稳了。于是,心中的紧张消褪,委屈浮起,神色淡淡,话也淡淡了。

“咱真是小看了你良玉才是真正心系学问之人呐”朱元璋对其真是赞不绝口,“咱也是没有想到,根据那光幕中的一二言语,良玉竟能将字经、千字文的音给标注出来,未来,天下蒙童们,皆要感谢良玉之功呐”

“为天下计,臣不敢居功。”茹瑺嘴里这样说,腰背越发挺直,神色自然越发云淡风轻。宠辱不惊,方是大儒者。

这时候,朱元璋却放下茹瑺的手,回到那桌上,再一堆奏疏和纸张中迅速找到其中一张,拿来给茹瑺看,话锋也跟着一转

“这注音,良玉做得固然不错。不过,良玉,你且看看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