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七十六章 叛逆(1 / 2)

城姬三国 绅士东 2899 字 8个月前

“伯达你不要劝我这个安魏公,我做定了”曹丕按照白图所说,特地回到府中之后,才打开另一封写着邺城情报的“密信”。

之后就激动了起来

司马朗看过之后,不见有什么剧烈的神色变化,不过脸色也落寞了几分毕竟曹丕被放弃,也就意味着他被“放弃”了。

恩,现在司马氏对魏国来说,的确也“轻”了许多,毕竟司马懿现在还在郑侯那

如果按照曹操现在规划好的路线走,曹丕最好的结局,也就是个安乐王爷,而他司马朗也就是个安乐王爷的狗腿子。

那这个时候,司马朗的视角,就要有些变化归根结底,他现在是和曹丕绑定的,先是曹丕的臣子、再是魏国的臣子。

如果曹丕是魏国的继承人,他要在使者的位置上,为魏国出谋划策,而曹丕和魏国的利益有冲突那就还是得先考虑曹丕和自己

“公子放心,朗自然是公子这边的,不过这安魏公的封号,还要稍加斟酌。”司马朗沉吟了一番。

“难道直接叫魏公”曹丕语气有些忐忑,同时似乎还有些“好刺激”的快感。

司马朗无语的看了曹丕一眼,之后说道“不,臣下的意见是,公子最好请示楚王,改封公子为安魏侯。”

“侯安都安了,侯和公有什么区别”曹丕一时没有对上司马朗的信号。

只觉得无论公、侯,不都是去怼他爹脸的

“如果楚国只是要借公子之名,北伐的时候打一打旗号,那就没什么太大区别,但如果真的是连公子的人也要一起借去,就是有大大区别的”司马朗立刻说道。

“还能借我的人”曹丕闻言愣了一下。

原本即便是曹丕,也能够看出楚国的用意。

这时封曹丕做“安魏公”,不仅是挑衅、全面宣战,更重要的是能有一个“比较名正言顺”的理由,来招降魏臣魏将。

当然,直接用这个去招降,那就是猪油蒙了心,人家理你才怪。

不过试想在孤城死守、敌我差距过大,甚至是已经战败被俘、或者被迫不得己已经降了的时候,这时有“安魏公”作为台阶,对方自然更容易“爬”到楚国这边,而姿势不必太难看。

哪怕是关羽,不也有“降汉不降曹”一说有时这一个台阶,还是很重要的

这是对楚国的作用,而司马朗更在意的是,对曹丕的作用

首先是看得见、摸得到的公位和食邑。

这礼遇已经超过了张鲁、公孙康,甚至超过了刘琮

要知道两汉的时候,一般是不封公的,非宗室封王的话,有白马之盟的限制,而介于侯与王之间的公,也是长期闲置,最高只封彻侯。

王莽篡汉之前,为了体现自己的不同,就给自己封了一个“安汉公”,历史上曹操也是先封魏公。

直接封一个“安魏公”,而且以司马朗对楚王、以及对楚国制度的了解,除非曹丕自己作死,否则将来也不至于因为一个“安魏公”就被狡兔死、走狗烹。

然而再想要建功立业,可就难了

这和回魏国做个安乐王爷,上限是一样的,最多是下限高一些。

毕竟做魏国的安乐王爷,前提是魏国灭楚、或是至少要在对楚国上有极大优势,并且曹植已经继位之后,有可能会请回曹丕。

然而久在金陵的司马朗,对此信心不大。

不过终归楚国再怎么得势,曹丕都被锁在了荣衔上。

更重要的是,这“安魏公”也好、“安魏侯”也好,都还有另一种使用姿势。

那就是直接送到北方去

无论是在右北平、还是在辽东,只要楚国能利用海军优势,敲下来一块魏土的话,直接把“安魏公”放过去,那就是王炸,直接动摇北地军心、民心或者说是士族之心。

这时对于曹丕来说,“安魏公”和“安魏侯”就有很大区别。

直接关系到曹丕在北方,是只做吉祥物,还是有些许自主性

“安魏公”的话,那就只能做吉祥物,毕竟楚国现在都一个公都没有,名义上的地位过于荣宠。

换成是“安魏侯”,那就还有些机会

司马朗将此分析给了曹丕,并且建议道“如果来日楚王真有此意,公子务须记得,言必自称楚安魏侯,人前人后、皆是如此”

“姐夫真能直接打下一块北方魏土,给我做根据地”曹丕的眼睛很闪亮。

“不,是让公子名义上主持楚国的北方根据地”司马朗皱着眉头,严肃的纠正道。

司马朗总觉得,最近几年曹丕的敏感性直线下降,说话有些不走脑子

当然,曹丕也并不是真有什么大心思,只是在邺城的情报之后,现在十分暴躁且叛逆

想到能够去北方,在父亲和臭弟弟面前耀威扬威,曹丕就感觉很爽。

“行就照你说的办”曹丕没怎么犹豫,就接受了司马朗的提议。

第二天,曹丕先是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