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每个人都知道,唐国担不起大唐的大字。
突厥人随随便便都打到京师了,说自己是大唐,那不是平白惹人耻笑
八月廿四。
尉迟恭带领军队抵达泾阳,并在泾阳展开防线,准备和突厥人打一场。
八月廿六日,尉迟敬德与突厥人在泾阳城相遇,并大战一场
这场战争十分顺利,突厥人大败而归
尉迟恭斩首级一千多,消息传来,京师振奋
就连一直持悲观态度的孙思邈似乎也颇为振奋。
这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而言有些奇怪。
尤其是孙思邈还是从隋朝存活至今的老人,更是显得有些过于激动了。
看到秦天似乎有些不解的模样,孙思邈笑道“我这不是为某個国家某个朝代而振奋,而是为了百姓不再遭受苦难而开心。”
秦天当即了然。
孙思邈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,他亲眼见证了隋朝的建立,又亲眼看着他灭亡。
在他的眼皮子底下,大唐也立国了。
无论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,对他而言都是一样的,无非就是换个统治者罢了。
但毫无疑问的是,孙思邈仍旧心怀天下百姓。
他高兴的不是李世民的军队胜利了,而是因为百姓不用遭受苦难了。
退一步说,他身居长安城,如果突厥人真的打过来,他也一样会遭受到波及。
孙思邈因此开心振奋,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了。
但秦天却是摇了摇头。
“这场胜利只能提振士气,具体情况如何,还是要看咱们得皇帝如何打算了。”
“为何不是已经胜了么”孙思邈有些不解。
“胜利是胜利了,可这对大局而言,作用其实不大。”
突厥人拥有大军二十万,已经一路南下,威胁京师,濒临城下了。
局部战场的胜利根本不能改变大唐整体势弱的事实。
正如当年的三国分立一样。
突厥人就和当初的曹操十分相似,他们整体的实力是十分强大的,哪怕局部战场失利了,可只要主力还在,那打赢战争只不过是时间问题。
除非李世民也能如同当初的赤壁之战一样,来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,甚至是直接歼灭了对方的主力的战斗。
不然大唐就危险了
听闻此言,孙思邈刚刚好了一点的心情顿时消散了不少。
八月廿八。
颉利可汗已经带着二十万大军到达渭水。
事实正如秦天所料,突厥人南下的势头根本无法阻挡。
尉迟恭局部战场的胜利对突厥骑兵大军根本没有造成任何影响,对方依旧是兵临城下。
或者说,影响有,但是很有限。
听闻消息,不顾群臣反对,李世民竟是只带了高士廉、房玄龄等六骑至渭水边,隔渭水与颉利对话
“颉利,你出尔反尔,背叛盟约,到底是为何”李世民端坐在马匹之上,神色严厉。
这个举动无疑是十分冒险的。
突厥人大军压境,毫无疑问来者不善。
但凡有一个人有歹心,对着李世民来上那么一箭,哪怕李世民不死,只要受伤,那对大唐的军心来说都将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
换成其他任何一个皇帝,万万都不会将自己放在这般危险的境地。
可李世民不仅这么做了,而且还敢站在渭水边上,和颉利可汗叫板,斥责对方
看到李世民敢孤身一人前来,颉利也是惊讶不已。
至于他身边的那六个人,则是直接被颉利给忽略了。
不过是区区六个人,能干什么
如果颉利愿意,一轮箭雨下去,这些人就全部都完蛋了
但李世民很聪明,他和颉利隔水相望,颉利其实根本无法对他造成任何影响。
就算对方想要张弓搭箭射杀他,隔着这么远,真受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若是对方摆开阵型准备来一轮箭雨,那就更简单了。
对方必然要有准备的时间,李世民有充足的时间发现对方动作,然后从容离开。
如果对方真的不识好歹的发动进攻,那李世民只需要从容离去,便能大振军心,而且还可以给对方安上一个卑鄙小人,胆小怕事的名头。
当然,这是下下之策。
是没办法的办法。
看到这一幕的颉利也不禁有些犯嘀咕了。
李世民敢这么孤身一人前来,说明他是有底气的啊
平心而论,换成是他,他肯定是不敢一个人跑到大军面前叫板的
“当初朕亲自和你签订盟约,现在你居然敢带军压境,背弃盟约,把朕置于何处”
说着,李世民一挥手,不多时身后便被带来一人。
那人名叫执失思力,是颉利派去面见李世民的使者。
说起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