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朔方郡还未完全平定,但袁熙已经退了回来,准备从雁门南下晋阳,因为他不能再等了。
从攻打并州开始到如今剩下的晋阳,整个出兵过程充满了意外,不过好在暂时稳住了鲜卑,匈奴也因为去卑和呼厨泉分崩离析,不然几十万南匈奴若团结起来全民皆兵,袁熙根本不会硬打。
而如今袁熙以数万兵力,一路平定北五郡,到现在进攻晋阳,还是因为其战略上的成功,他在开战之前,便做到了上兵伐谋,将一切有利的因素都利用起来。
就像中原诸侯之间并不团结,会互相攻伐一样,胡人也是如此,其利益的出发点,还是自己的部族,所谓单于,也不过是数百个大小部落的盟主,鲜卑乌桓如此,南匈奴也是如此。
这个时代,即使是中原各个阶层,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强烈家国情怀,秦汉大一统的思想延续,也不过是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种上层建功立业的想法在驱动,普通百姓只要朝廷能保障他们吃饱穿暖,便没有多少想法了。
这种情势下,要说支撑中原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愿望是华夏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,以及对于祖先血脉的崇拜的话,边地胡人还处于思想的混沌彷徨期。
无论鲜卑还是匈奴,他们寻找安居之地的愿望尚且难以实现,更不用说各部族之间因为生存空间互相挤压产生的矛盾了。
但若胡人有一个强而有力的首领的话,他们便能因基于扩张利益而联合起来,短时间内实力暴增,形成侵略性极强的团体,反过来因为其实力的增强,对外扩张得到的好处大于损失,于是其规模便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,直至为祸中原。
若是没有这种首领,胡人扩张中遭受的损失大于获取的利益,便会重新恢复到各部族因为利益产生内斗的纠结局面,就如同现在的鲜卑和南匈奴一样。
袁熙在边地这些年,便是精准的抓住了胡人想赢怕输的心理,遇到对方渗透汉地劫掠,必然会第一时间全力反击,而且毫不留手,直到杀的对方损失惨重,痛到再也不敢采取类似的行动为止。
所以无论是鲜卑还是南匈奴,这些年数次劫掠入侵,都被袁熙不惜一切代价的打了回去,袁熙这边固然损失不小,确实也因此影响了原争霸的步伐,但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,塞外胡人数次被杀的部族缟素,各家哀嚎痛哭之后,便不敢再入侵幽州边塞一步。
这种情势下,基于劫掠利益临时拼凑起来的胡人联盟,便于无形中分崩离析,他们无法从幽州获得好处,便只能互相吞并,这样一来,胡人部族之间的矛盾便进一步显露出来。
鲜卑便是如此,檀石槐生前建立的三部联盟,如今只能在塞外争权,其中柯比能出身寒微却能力最强,步度根有檀石槐血脉却本事平庸,对柯比能自然多加提防,两者在起冲突矛盾,便是迟早的事情。
胡人为了生存,对暂时依附强者包括汉人是没有心理障碍的,毕竟其先祖就这这么过来的,于是袁熙便借着对鲜卑数次大胜的优势,成功用一系列手段分化了鲜卑,尤其是步度根私下联手,为腾出精力对付南匈奴做好了准确。
而至于南匈奴内部,基于其上百年来在汉廷统治之下的经历,内部也是混乱不堪,虽然东汉的政策走偏了,激起了南匈奴的反抗之心,但绝大部分南匈奴人,还是不想和汉廷公然对抗的。
毕竟几百年千西汉是如何反击他们先祖入侵的,以致让匈奴一度濒临灭族,这惨痛的口口相传经历,也让其内部很多人根本不想打仗。
这个时候,袁熙恰到好处地采取分化政策,通过许诺拉拢收买了本就不看好南匈奴反叛前景的去卑等人,又通过对鲜卑的数次攻伐,震慑了立场本就摇摆不定的部分族长,让本就不想开战的呼厨泉有了坐视旁观的借口。
那最后剩下来的,便只有拒守晋阳太原的南匈奴顽固派了。
在一系列谋略之下,这部分人已经完全被孤立,他们本就是和呼厨泉去卑唱反调的,如今站在依附呼厨泉去卑族人的立场,倒是巴不得他们早日完蛋。
但即便如此,根据田豫估计,这些顽固派可能至少还有七八万人左右,若是处理不好,即使将其击败,这些人也可能四处逃散到中原,成为最难处理的流寇。
于是这些年袁熙精心做了一张包围网,首先控制黑山挡住了晋阳东边的通道,然后打并州北五郡阻断其逃归大漠的退路,再联合高干在上党郡截断了其南下的路线,剩下西边是黄河,如今的身处太原盆地之中晋阳的南匈奴,已经是插翅难飞了。
然而即便如此,袁熙也不会轻视这些匈奴人,对于这次大战,他必须要赢得漂亮,而且要显露出绝对的碾压优势,这才能完全震慑住心里还有些想法的胡人。
随着高览带着幽州兵的到来,这将近一年的并州之战也已经到了收官之战,剩下来的便是攻入太原盆地,逐渐拿下汉廷先前弃守的大同晋阳等坚城了。
袁熙望着座下的武将们,赵云张辽,张合田豫,以及高览去卑等人,也只有他知道这些人的含金量,连这些武将们本人都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