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传+评语(免费番外)(2 / 3)

季汉大司马 周府 5138 字 18天前

李世民论霍、韩:“前汉以六合为家,是赖淮阴之策。后汉伐北兴业,皆因武成之功。观二人功绩,武成略胜之。”

评曹操、霍峻:“中汉之末,用兵强者莫过曹、霍。曹操临危制变,料敌设奇,一将之智有余,而万乘之才不足。霍峻深谙正奇,破敌无数,韬略胜操。”

李渊赞李靖:“李靖是萧铣、辅公祏膏肓,其功唯汉之霍峻可比。”

李世民策问卫公(李靖)。

太宗问曰:“古今用兵之胜者,莫过于武成王。其术何如,君可比乎?”

李靖答曰:“用兵之法莫乎正奇,霍峻以正奇之术将兵,变化无穷。且霍峻机敏,临江湖治水师,行阵战用步卒,袭敌阵以骑卒。”

“昔孙武所谓‘形人而我无形’,霍峻深谙之,故三军相辅相成,谋略正奇变变幻,何愁不能威临天下?”

太宗曰:“朕之正,使敌视以为奇;朕之奇,使敌视以为正。故有虎牢擒二王,洺水破武周。霍峻将兵之术,朕常以为然!”

李靖拜曰:“陛下神圣,迥出古人,非臣所及。”

太宗曰:“卿舅韩擒武尝言,卿可与论孙、吴,然卿自料能与霍峻比乎?”

李靖曰:“臣虽平萧铣,抚岭南,安江淮,袭下虏庭,然若与霍峻比,靖愧有不如。峻为汉创业,犹如君上,靖辅唐安天下,不能及尔!”

杜牧:“古今用兵之强者,周有齐太公,秦有王翦、白起,三汉有韩信、霍去病、卫青、霍峻、诸葛亮……隋有杨素,国朝有李靖、李绩等。如此人者,皆为一时之杰。”

唐立武庙,主祭姜子牙,副祭霍峻,另有八哲。左列分别为白起、韩信、诸葛亮、李靖,右列张良、孙武、吴起、卫青、李勣。

宋元

赵匡胤:“南汉霍峻、诸葛亮、陆逊,习通儒学,立有大功,诸将当效之。”

赵光义:“昔霍峻以阵图治军,朕当效之。”

司马光:“世或以霍峻为首建大功,为中祖阴侍刘琦,定吴楚,分兵镇淮,退曹操,胁中原。受托遗命,伐河南而有之,扫鲜卑于大汉,故南汉之所以得天下者,大抵皆峻之功也。”

“如以韩信比之,信既不能顺高祖,亦不能听蒯彻之说,行三分天下之事。然比高祖、中祖二帝,高祖有负于信,而中祖无负于峻。”

“夫峻、亮之所以能辅政二十余载,未复吕、霍之故事,既有二人公心执一,亦因中祖、高宗二帝重情,君臣互信至此,亘古未有。”

苏轼:“武成用兵,密如神鬼,疾如风雷。进不可当,退不可追,以水破城,乘火败敌。三军应会,诸军指挥。移五行之性,变四时之令。人也?神也?仙也?”

岳飞:“昔武成王率江楚之众,三伐定天下,驱车出大漠,行亘古未有之事。飞不才,愿为官家赴汤蹈火,驱除胡虏。”

赵九:“朕如有武成王辅佐,天下将能归一,胡虏得以宾服,四海将为臣妾。”

朱熹:“霍峻虽无背大义,但阴侍刘琦,实为其过也!”

文天祥:“中兴之初,先武穆王手扶天戈,或能收复中原。然不识君上,反遭惨祸,终难效武成王之事。”

成吉思汗赞木华黎道:“昔霍峻以天子权经略中国,今太行以南,望君能效霍峻。”

忽必烈:“古今名将,唯白起、韩信、霍峻、李靖四人。”

朱元璋北伐谓诸将:“霍峻统帅六师,从江淮北伐,得以兴平天下。今诸军出江淮,当崇前人之旧功。”

朱元璋:“大将军(徐达)谋勇绝伦,东征西讨,削平群丑,克济大勋,今之功绩堪比霍峻。”

朱棣:“霍去病封狼居胥,窦宪燕然勒石,霍峻镌刻北海,皆为汉室驱胡之绩。朕五伐大漠,开拓疆域,永乐之盛,当迈三汉。”

严嵩:“明初徐达之勋德才望,不弱霍峻之右。”

王世贞:“南汉本应难兴,然皆因武成王峻。其之难,在独临强敌;其之易,在秉持国政。如无英主当朝,诸葛亮辅佐左右,恐为岳飞之前事尔!”

史可法:“恨国朝无霍峻,难以行中兴之事。”

康熙:“霍峻秉持初心,为国尽忠;诸葛亮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故为人臣者,当以霍葛二人为鉴。”

曾国藩:“古人称立德、立功、立言为三不朽。立功最盛者,莫国霍、葛,二人生长于楚,……”

民国

大炮:“我等之中兴,乃南朝之刘备、霍峻、诸葛亮,今满洲皇帝,便是曹操、司马懿。我等起兵驱逐满洲,即如霍、葛二人率兵北伐。”

光头:“中国兵法之专家,始于战国之时,前汉之韩信,后汉之霍峻,唐之李靖,各有所得,各有所长,诸君当细读三将平生,习读兵书,以灭贼寇。”

图书馆员:“刘备前半生之所以不如曹操,实因他太过重情谊,又缺乏战略指导。直到有霍峻、诸葛亮的加入,才有刘备的崛起。所以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