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章 规划北平城,回归根本问题(2 / 3)

骏迈步向前,跨入宫门进入皇宫。

相比于野外,皇宫受损面积较少,主要是皇城内大多都是木质建筑,一旦起火很容易蔓延出去。

而皇宫有宫墙保护,且辽国皇宫建筑少,面积大,总共也就嘉宁殿、元和殿等寥寥几座殿宇,还有一個人工湖泊,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。

走进皇宫后,入眼同样是很宽敞的广场,左手边依旧是个湖泊,名字叫瑶池。

正对着南门,离宫门约二百米有一座大宫殿,为元和殿。

此刻杨察、杨告、王丝、唐介四人已经去调查处理崔峄贪腐案的事情了。

赵骏身边除了王安石、陈希亮、苏涣、李孝基、赵抃几人以外,就只有杨畋、周沆等几名大员引路。

他们一边带着赵骏进入皇宫,一边向他介绍情况。

赵骏进入了元和殿,又从元和殿的后门出来,因为殿宇有很高的台阶导致高低差,能站在高阶上扫视整个皇宫情况。

就看到元和殿后方距离约四五百米处就是嘉宁殿,旁边只有寥寥两三座小宫殿,显得颇为寒酸。

随后他俯视了一下皇宫整体情况,便又从北门出去,登上皇城东北角的燕角楼,俯瞰了一下北平城目前的模样。

燕角楼就是辽皇登高望远,观察析津的位置,后来金国灭辽,金熙宗于此驻跸燕京。

赵骏用望远镜俯瞰了整个北平城,城内街市谈不上繁华,与汴梁相去甚远,很多建筑物在三年前大火焚毁,新建较少,看上去颇为萧条。

看到现在这北平城的模样,跟后世那看着广袤无边的北京城比起来,简直是一个地下十八层,一个天上三十六层。

下午申时,从皇宫看了北平城目前现状的赵骏擦了擦汗水,回到了元和殿,与众人一起开会。

元和殿并不是只一座宫殿,而是一个小型宫殿群,除了主殿以外,两侧还有偏殿,东北角还有后阁,西北角有一座侧殿。

殿内也分外殿、内殿、后屋、偏阁,整体构造还是颇为宽敞,以此满足辽国皇帝与朝臣会议、休息等功能。

赵骏双手背负在身后踏入内殿,环视一圈后说道:“我看这里就可以做为北平府官员衙署,后方再砌两道宫墙,分南宫和北宫,如汴梁一般南宫留存政制院、诸部、枢密院,北宫为陛下居所,反正陛下也从未来过北平,即便以后来,也最多就是偶尔住几日,那么大片地方空着,这是严重的浪费行为。”

“这”

杨畋做为北平府知府,是直接负责人,听到赵骏的话,迟疑道:“可若是大修宫殿的话,岂不是与官家说的皇室从简,不宜奢华相违背?”

“这件事情是我以前让官家不这么做的,但现在我在北平府这么做,自然有我的原因!”

赵骏说道。

“还请知院为下官解惑。”

杨畋拱手。

众人也好奇地看着他。

赵骏四下扫视一圈,见上面有龙椅,自然没有去坐,只是坐到龙椅下方第一个座位上说道:“坐下说吧。”

王安石等人按照官员品级坐到了赵骏这边,杨畋三人则坐到了对面。

但他们自然不敢跟赵骏面对面坐着,把对面第一的那个位置空出来,坐到了

等大家都坐好之后,赵骏才开口说道:“我观北平府过于萧条了,城池内多有残破,这里不应该是这样。”

他环顾众人说道:“当年辽国时期,这里就是辽国最繁华的一京,人口众多,经贸繁荣,眼下这般,与当初可是差得不是一点两点。”

杨畋解释道:“北平一战后,南城街市大量被焚毁,北城也有所波及,很多城中百姓或迁徙或死于战乱,丁口大幅减少,或许要再过些年才能恢复往日盛况。”

“不。”

赵骏摇摇头道:“你还是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。”

他说道:“一座城池的繁华不仅仅在于它的特殊意义,还在于它所处的位置。”

“北平北靠燕山,四面有河流、平原,适合耕作劳作。因此从一开始,就奠定了这里会有大量百姓栖息的基础。”

“但仅有田地聚拢百姓还不够,河北那么多平原却没有这种大都,就在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。”

“这里北连关外,南通中原,作为汉人领土的时候,能与关外胡蛮往来密切。作为辽人领土时,又与大宋互通有无,这才建立起偌大城市。”

“如果仅仅只是依靠本地耕作的百姓想要增长城池的人口,是不现实的事情,因为农民不会放弃自己的田地跑到城里来。”

“只有让北平商业繁茂,才能迅速恢复城池建设,改变现在萧条的形势。”

古代城池能否繁华,与当地的农业有关系,但只是基础关系,真正决定性因素,还是在于商业。

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成都、泉州以及广州。

特别是泉州和广州,在古代本应该是偏远蛮荒之地,可到了宋代却成为十大城市之一,人口众多,极为兴盛,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