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回 潮府春节(1 / 2)

老夫人屋。

老夫人没有前去府门外凑热闹,倒是自个儿在屋里吃着茶,看着书,顺道跟周妈妈了解京城一些事,特别是京城的一些官宦人家,名门望族。

因老夫人想着手为大姑娘和二哥儿挑选佳人

周妈妈站在老夫人身边,将她所知道的京城所有郎君和姑娘一一讲给老夫人听

“要说那候府三姑娘倒是懂事的,看着也安静,且是候府姑娘,定是各礼都通透,是个会持家的”周妈妈说。

老夫人翻了一页书,说“人不能单看面相,沈家就这个姑娘,从小到大身边的玩伴都是哥儿,且不知性子是否真如周妈妈所见一般”老夫人说。

“老夫人所言有理,这沈大房就有三个堂兄弟,且两个是习武的,毕竟在同府过日子,这性子多少是有影响”卫妈妈说。

老夫人瞧了一眼周妈妈“不过,周妈妈有一话说得对,毕竟出于候府,定是各礼通透”

“如此来说,若能娶得候府的三姑娘倒也是不错的”周妈妈说。

老夫人吃着茶“可人家毕竟是候府独女,怕是沈候府那边不舍三姑娘低嫁我们伯爵府”老夫人看着书回应周妈妈。

“京城候府也就他们沈家和贺家,可贺家却只有一独女若还想高嫁,便是国公府了,再不然便是进宫选秀了”周妈妈说。

“沈候如此宠爱此女,又怎么舍得她入宫,那进去的,可是一辈子难见的”卫妈妈说。

老夫人合起书,又说“要说,嫁入伯爵府已是最好抉择,国公府水深,也并不是他们候府想嫁入就可嫁的,也不是嫁入国公府便可高枕无忧的”

“老夫人所言甚是”周妈妈作揖。

潮府温盛家。

相比京城,潮府的春节要更热闹些,乡俗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闹热不断

潮府人宗祠信念感较强,拿一村乡来讲,乡里人乃是同一先祖,先祖有六子,这六子分为六房,以此延绵子嗣

几百年后,六个房的子孙众多,终成为一方乡,此乡现有六个宗祠,为六位祖宗。

而每到年至,各房子孙便会进各宗祠铺红桌,摆供祭品,献香告,上香,祭拜

每个宗祠里皆有多位掌事掌门人,他们通称为阿公

潮府年夜便开始拜神,宗祠会请唱戏的花旦来扮天上仙,又有孩童成队敲锣打鼓,又有新婚子父抬轿游神。

新婚子父即是年内方新婚的青年男子、年内家中有新生男儿的男子及男子父亲皆需参入抬轿游神

温盛家是乡中六房的子孙,祖宗虽最小,却宗祠修建得最大,子孙也是最多

落日,宗祠内的阿公及新婚子父着手准备铺摆红桌,每个宗祠里都摆至上百张方桌,每一方桌可供两三户人家摆贡品。

温盛虽无一官半职,如今还只是一秀才,可温家老爷生前乃是家财万贯,临走时,可是将温家多半财产留给没有一官半职的温盛。

如今潮府温家可是富贵有钱人家,温盛三个儿子也都是会读书的,便是来年就可进京赴考了。

年内双喜,长子温玉翰当了爹,生了一个大胖儿子,而二子玉塾则娶了新妇,所以今年玉翰与玉塾都需参入游神,包括温盛这个当祖父的也要一起。

温盛妻子杨月,携一家女眷及孙儿前往乡内六房宗祠摆贡品,烧香

温家女眷坐在同一辆大马车内,大家其乐融融,欢声笑语,还有孩童叽喳声

“过些月子二妹妹也就临盆了,我们子义也要有伴了”长媳刘淑娥抱着孩童小心安抚着,杨月与二媳庄芳在一旁逗着子义。

“也不知是个姐儿还是哥儿”二媳庄芳听着有些脸羞,可还是忍不住欢喜,摸了摸自己的那微微凸起的小腹。

杨月摸了摸庄芳的小腹说道“孙子孙女都好,只要是温家的孩子,都是好”

“二郎名字都想好了”二媳庄芳害羞的低着头“若是哥儿,便取名为子道,若是个姐儿,便取名子蜜”

“这些名字怕不是翰儿给告诉塾儿的”杨月猜测。

“母亲怎么知道”二媳庄芳问。

长媳刘氏笑道“二妹妹不知,前些天我与母亲路过书房,不巧听见大郎与二弟弟正聊此事”

“原来,是大伯父给取的名”二媳摸了摸小腹笑道“我就说,二郎一聊起孩子便是激动,这一激动脑子也不灵光,怎么还会想起给孩子取名呢”

“塾儿就是书呆子,也只有读书能让他平静的,想着子义出生时,他这个叔父都激动得如此,若是自己的亲骨肉,不得哭个几天”杨月说着,这会大家都笑了,子义也跟着欢叫一声

马车很快到六房宗祠,杨月最先下了车,林妈妈在下边搀扶着,后头两个儿媳也跟着

杨月理了理衣袍,见两位儿媳都落了地,这才一同进宗祠。

“温家娘子也早来”一位衣着也不平凡的妇女携带一妈妈出来问候。

杨月问声望去,纷纷作揖“张家娘子”

“我都摆好了